3月12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實施國資央企“抗疫穩崗擴就業”專項行動,統一組織中央企業和有關單位開展“抗疫穩崗擴就業、國資央企在行動”大型網絡招聘活動,集中央企崗位資源,集中招聘平臺,打出穩就業組合拳,合力促進穩就業。10天來,各中央企業黨委(黨組)講政治、顧大局、勇擔當,把穩崗擴就業工作作為當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來抓,盡可能多地提供就業崗位;中智公司“中智招聘網”和國投人力“國聘網”兩個招聘平臺,精心組織網絡招聘活動,加強與相關各方溝通,向用人單位提供全免費服務。截至3月23日,中智招聘平臺已為4757家央企法人單位和地方國企、民營企業、外企發布招聘職位,提供崗位數量12萬個;國聘網已發布3159家企業的近22萬個就業崗位需求,接受74萬份簡歷。
出硬招:復工復產穩崗擴崗穩就業
穩就業為“六穩”之首。國務院國資委黨委3月12日印發《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扎實做好穩崗擴就業工作的緊急通知》后,各中央企業切實行動起來,發揮國資央企穩崗擴就業示范帶動作用。
抓好復工復產穩產達產,保持就業崗位的總體穩定。截至目前,中央企業復工復產率超過97%。除湖北地區個別按要求延遲復工的企業外,中國石化直屬企業全部復工復產,復工率達100%,3月23日,中國石化宣布追加3500人高校畢業生引進專項計劃,在一年內兩次組織高校畢業生招聘工作,引進計劃超過1萬人,是2019年的2.3倍。哈電集團等企業積極響應國資委穩就業的號召,做好復工復產的同時,接連印發《關于積極響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不裁員倡議的通知》《關于做好穩就業的通知》等文件,第一時間將相關要求落實到12家所屬企業。國機集團加強對集團勞動用工和工資管理情況的動態跟蹤盤點,切實解決企業因疫情防控、保供穩市產生的工資壓力,確保生產經營和員工隊伍的穩定。招商局集團經過資產整合,招商輪船形成了“油散氣特”全方位的業務格局,資產規模大幅增長,復工后產生了與企業傳統崗位不同的新的專業人才需求,新提供了222個職位。
加快投資項目落地和重大工程建設,創造更多崗位。央企重大項目的投資不僅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更帶動了就業需求。中國華電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就地就近吸納勞動力參與到建設中,著力穩就業。華電金上公司開發的金上川藏段梯級電站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重大項目,金上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工程建設,重點部位和關鍵線路迅速全面復工,現場施工人員達到4000余人。華電負責建設的寧夏銀川“東熱西送”工程年后復工以來采取就地招工、就地吸納的方式,目前已經吸納當地1300名群眾參與建設。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四局集團復工生產線開足馬力,除武漢地區項目外,大盾構工程復工率、盾構機掘進恢復率均達100%,復工項目吸納5464名勞務工人就業。中國航油集團大興機場項目解決和新增就業崗位近千人。
面向企業未來發展引進培養人才,加大人力資源儲備。中國航油最近頒布了“人才工作綱要”的五年規劃,提出了“五大人才建設重點任務”“三大舉措”促進人才成長,穩步推進航油人才引進和培養。相關中央企業還采取措施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為員工提供穩定崗位、為企業穩定員工隊伍,共同分享企業改革發展成果。中冶集團所屬十七冶公司大力實施項目專業人才培養“千人計劃”實施方案,近期制定了2020年人才開發計劃,計劃招收新員工600人。
出實招:聚焦三類重點人群保就業
這次國資央企“抗疫穩崗擴就業”專項行動,聚焦就業熱點,以吸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貧困地區勞動力等三類人群就業為重點,為穩就業貢獻央企力量,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作出更大貢獻。
面向高校畢業生,整合大量崗位資源。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目前,國資委監管的兵器裝備集團、有研集團、中國電科、中國航材、中國中車、中國建研院等中央企業已均于近期舉辦校園招聘專場活動,國聘網通過央視頻網絡直播校園招聘活動,提供崗位超過9萬余個。中智招聘網帶動2200家中央企業法人單位為校園招聘提供超過7萬余人崗位。哈電集團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對接,啟動春季校園招聘工作。
吸納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激活農民工就業市場。這次線上招聘活動提供包括職能類、技術類、工程類、基礎類等多種崗位選擇,崗位種類多、體量大。自2月底全面復工以來,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八局集團杭紹臺鐵路項目部通過點對點接送農民工,當地就近線下招聘,在當地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和網站發布招聘信息等多種方式,成功創造近1800個農民工就業崗位。國投在貴州、甘肅舉辦6場境外勞務輸出招聘會,組織當地農民到國外就業、學習先進技術。中國建筑、中遠海運各子企業采取措施支持保障復工人員安全返崗,中國建筑所屬的中建三局累計復工項目1249個,吸納到崗勞務人員253184名;中建五局和中遠海運重工各單位開設“復工專線”,點對點接回務工人員復工,中建五局山東區域分公司先后包車135車次赴四川、江蘇、河南、河北等地接回務工人員2696人;中遠海運重工相關下屬企業包車、包機跨省接務工人員返崗,出動48輛車,90次,接回人員3014人;包機4次,接回人員317人。
推進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促進貧困地區勞動力就業。近日,國資委又印發了《關于做好定點扶貧縣貧困農民工就業幫扶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中央企業積極提供貧困農民工就業崗位招聘計劃,做好貧困農民工就業上崗服務保障工作。根據國資委黨委要求,國聘招聘平臺開設中央企業定點扶貧縣貧困農民工網上招聘專區,定制符合農民工特點的招工服務,靈活采取線上線下方式做好農民工就業幫扶工作;中智招聘平臺確定專人為農民工招聘提供專項支持,采取線上投放具體崗位、線下與定點扶貧縣進行供需對接等多種方式開展招聘活動,按照各地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要求,安全有序做好貧困勞動力返崗就業。中國航油積極開拓新的市場領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用發展促進就業,最近專門從中國航油扶貧的國家級貧困縣招聘50余名寧夏鹽池籍的加油員。中國建筑、中遠海運、中國化工等企業多次在定點扶貧縣舉辦專場招聘會,設置了“挖掘機操作工”“裝載機操作工”“爆破工”等專門崗位,月薪達6000元以上。
此外,中央企業還在帶動湖北地區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帶動支援湖北抗疫一線人員子女就業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中智公司將組織湖北區域專項招聘活動,國聘招聘平臺專門為支援湖北抗疫一線人員的子女、親屬設置了專門標識,為參與一線防控的醫務、軍人、抗疫人員子女親屬找工作提供便利。三峽集團今年高校畢業生春季招聘,專門拿出200個崗位,用于定向招聘湖北地區高校畢業生,并提出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
出新招:組織發動產業鏈帶動促就業
組織發動。根據國資委黨委專項行動的部署,國資委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工作局第一時間組織動員行業協會及代管的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抗疫穩崗擴就業、國資央企在行動”大型網絡招聘活動。截至3月24日,行業協會及代管的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會員單位已有78家、107家分別在國聘網、中智招聘網新開企業賬戶。同時,各行業協會通過發布倡議、擴大宣傳等多種方式,鼓勵和發動廣大會員單位參與此次招聘活動,幫助行業內用人單位緩解復產復工的人力緊缺問題,積極帶動行業企業穩崗擴就業。
產業鏈拉動。中央企業和各地企業積極通過發展產業鏈帶動當地就業。中國三峽集團充分發揮旅游管理和資源優勢,結合重慶市巫山縣實際量身定制特色旅游線路、打造特色旅游產品、贈送旅游大巴車(10輛),累計幫助200多戶當地居民致富,帶動2000余人穩定就業。中國旅游集團打造“美麗鄉村”精品旅游項目,把香格里拉尼西黑陶制作發展為特色產業,解決當地農民就地就業問題,目前尼西鄉參與黑陶產業制作的農戶每戶年平均收入達八、九萬元。
平臺帶動。學習強國、央視頻、人民網等發揮主流媒體的平臺優勢,發布招聘信息、直播校園宣講,提振了穩就業信心。國資委網站、國資小新等發揮企業資源整合優勢,開設“抗疫穩崗擴就業 國資央企在行動”專題,合力推進穩就業。中智招聘網積極為地方國企、民營和外資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服務,為近2500家地方企業發布4萬余個用人崗位;國聘平臺為民營企業、外企發布崗位需求8萬余個。
出高招:高科技零接觸云招聘促就業
運用信息技術,開展零接觸的云端招聘。這次專項招聘活動,中智招聘網和國聘網持續提升平臺的安全可靠性,采用云計算技術,開展全流程線上就業服務,多終端互聯,實現“云端宣講、信息發布—簡歷收集—云端咨詢—在線筆試、在線面試、在線測評—錄用公告發布—電子簽約”一系列的全流程線上零接觸招聘操作。
整合專家資源,提供高質量的就業指導。中智招聘網和國聘網致力于提升就業指導能力,國聘網聯系全國各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加強針對高校畢業生的校園推介,目前已有500余家高校參與其中;中智積極組織人力資源專家,推出線上指導就業網絡課程,進一步提高求職者的就業技能。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據悉,下一步,國資委將持續做好穩就業工作,統籌推進國資央企“抗疫穩崗擴就業”專項行動,高效推進、扎實落地。中智招聘網還將整合資源組織開展國企專場公益網絡招聘會,國投人力將積極配置資源,深入開展“國聘行動”,努力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做好服務。(撰稿:李瑛)